厦门调整生活垃圾分类细则:低值可回收物须投进蓝色垃圾桶
近日,厦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厦门市生活垃圾低附加值可回收物指导目录》,明确了五大品类的低值可回收物。这意味着,此前被作为“其他垃圾”投入橘黄色垃圾桶内的塑料袋、一次性餐盒等垃圾,需要投放到蓝色的可回收物桶内,等待二次利用。
可回收物,有高价值和低价值之分,像易拉罐、饮料瓶和纸张这些高价值可回收物的回收利用率在95%以上,而牛奶盒、饮料盒、快餐盒等,由于回收成本大、价值低,回收企业的回收意愿不强。这也导致大量的低值可回收物被当成“其他垃圾”处理掉,加重了垃圾处理的负担。尤其是玻璃、陶瓷类低值可回收物,烧一吨玻璃和陶瓷垃圾的成本要100多元,并且经高温熔化只会重新凝结成体积较小的块状炉渣,对比之前重量并没有减少。
根据厦门市垃分办印发的《指导目录》,低值可回收物共分为五大类,分别是废玻璃、陶瓷类、废塑料、废纸、废纺织衣物等。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低值可回收物的处理路径,明确低值可回收物由各区政府部门委托相关企业负责收运,统一运输到再生资源企业进行处理。这不仅将成本较高的运输环节交由国企兜底,同时也通过集中收运,增加了低值可回收物体量,提高了回收价值。
厦门市垃圾分类管理中心 王林:在其他垃圾桶里,这些低价值可回收物占到了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四十。如果把这部分低价值可回收物回收起来,资源化利用,可以变废为宝,减少末端焚烧量,可以节省处理成本。
目前,我市已经建立了低值可回收物的末端处理体系,比如将陶瓷玻璃加入建筑材料中二次利用,牛奶盒饮料盒则经过二次分拣、分离,成为高级纸浆以及塑料颗粒原材料。预计从8月起,厦门市垃分办将对低值可回收物投放情况进行暗访考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