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花视频:泥与火之歌

特区新闻广场 2020-06-28 22:06:29

2020-06-28 22:06:29

  龙窑,是我国古代窑炉的一种形式,在同安的坑仔口就有一处超过200年历史的古窑场,其中一座龙窑至今还在继续运转,出产各种陶器。28日的浪花视频,我们就去窑场来认识一位制陶师傅,听听他的故事。

  每一只经过高温淬炼的陶罐

  未必能够成为精致的艺术品

  却仿佛用它独特的构造

  时刻提醒着我们

  泥土曾与我们的生命 紧紧相连着

  龙窑 是我国古代窑炉的一种形式

  地选长条形山坡 窑头位于山坡下

  因外形如长龙一般而得名

  同安的坑仔口古窑场

  作为厦门唯一一座仍在运转的龙窑

  还在继续出产各种陶器

  来自四川泸州的制陶师傅汪年辉

  今年已经60岁 在汪年辉的老家

  制陶是一门传统技艺

  他16岁入行 拜师当地知名的制陶师

  1990年练就一身制陶烧窑本领的汪年辉来到厦门

  在汪年辉看来 虽然做的是粗陶 制陶的过程

  却是严格按照传统的古法步骤

  一个好陶器的诞生 首先从选择泥土的选择开始

  五花泥 你看 五颜六色 什么颜色都有 叫五花泥

  没有进行配土 成品率就很低

  四铲车这个 一铲车这个

  那时的后溪陶器厂 由于缺乏人才和技术

  产量稀少 摇摇欲坠

  陶器厂都要倒了 说一年才烧一窑

  随后 汪年辉从老家带来了许多师傅

  后溪陶器厂开始起死回生

  生意最红火的时候,陶器源源不断输往美国。

  我们来了就是最后销量很大

  一个月烧到五窑都有

  手随泥走 泥随手变

  拉坯 则是陶器成型的第一道工序

  将成型的泥团放置转盘中心

  随不同手法的屈伸收放

  拉制出坯体大致的模样

  这个过程当中

  技艺成熟的师傅会根据

  泥料的收缩率进行造型

  器物越大 越是考验匠人的手艺

  整体要完全学好 需要三年

  还 要很聪明,还要会吃苦

  看似红火的美国订单仅持续了15年

  随着人工和物价的上涨 美国的订单

  单价远远低于成本价

  汪年辉不得不另寻出路

  转型开辟国内市场

  开始按客户需求定制 增加销量

  就在这时 网络电子商务的发展

  吸引一批陶艺工作室入驻厂区

  汪年辉除了烧制自己的陶器

  也接工作室的各种订单

  如果恰逢好天气 已经加工成型的坯体

  就可以搬至户外进行晒坯

  阳光下 泥土借助太阳的温度与空气

  进行另一种形式的光合作用

  释放泥土里多余水分的同时

  也加固了陶器的形状

  这几天 陆续有顾客找上门来

  挑选汪年辉多年累积下来的陶器

  目前 整个陶器厂除了汪年辉自己

  仅剩一名师傅

  虽然每个月龙窑的烟囱还能持续冒烟生产

  但很现实的一个问题摆在汪年辉的面前

  传统的制陶传承面临很大的问题

  没人愿意学这个

  学几天 两三天就不干了

  又脏又累 现在年轻人谁干这个

  装窑的日子到了 闷热的窑洞里

  汪年辉早已经汗流浃背

  如果说将大批量的成型陶器搬进窑内

  需要的是工人的体力

  那么如何准确地放置陶器

  则时刻考验着汪年辉的脑力

  窑内陶器堆砌的位置 方向

  都影响着这批窑的烧制质量

  我这样平平地装 等下烧出来就都倒了

  你第一排要这样斜 往上斜

  看到要往前倒一样 第二排在装正

  第一排就斜过去

  因为挡住了 斜过去刚好回正

  经过五天的装窑

  这一批的陶器全部集结完毕

  汪年辉搬来封窑的砖块

  一层一层地累积起来

  最后还要用搅拌好的泥土封住空隙

  确保烧窑时温度不会流失

  终于 等到了最关键的烧窑时刻

  65米长的龙窑上堆满了待烧的木柴

  汪年辉心里清楚

  从火苗升起的那一刻开始

  接下来迎接他的 将是三天三夜

  持续72小时的守候

  第二天凌晨四点

  天空刚刚露出鱼肚白

  汪年辉守在窑前 已经过了一个通宵

  窑内的炉火越烧越旺 滚滚的热气

  提醒着汪年辉时刻注意窑内的温度

  看多少度是凭眼睛的

  它只有达到说最高温度就是

  1280度到1300度之间就可以了

  1280度是金黄色 有点偏黑

  如果1180 度就刚刚好时候金黄色

  天亮后 工人陆续上班

  汪年辉有了更多的帮手

  等到窑内温度稳定后

  汪年辉抽空吃了早饭

  接下来 还有两天两夜等待着他

  最近一段时间 陆续有人到厂区来考察

  汪年辉说 未来这里

  将打造成一个集旅游观光

  陶艺学习的文化基地 汪年辉担心

  过了今年 龙窑厂区

  将不再点火烧制陶器了-

  终于 经过了三天三夜的守护

  这批陶器也顺利烧制完成

  三天后 窑内恢复常温 可以开窑了

  龙窑内 汪年辉开始了他的体力活

  将一个个陶器分离 让工人们运出交货

  这批货的质量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九

  龙窑外 许多工作室的陶艺人早早地守候着

  都想第一时间见到自己的作品

  对许多工作室来说

  这批高质量烧制的陶器

  即将转化成无数的网络订单

  销往全国各地 而对汪年辉而言

  已经开始进入烧窑生涯的倒计时

  他不知道到年底

  这个龙窑还可以烧几批陶器

  他只知道 只要还有一次烧窑的机会

  他必将全力以赴

  这是他此生 与泥土和火的契约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