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庚”号南海挖泥探秘海底“泥石流” 弄清浊流运动意义重大
全球顶尖的科考船“嘉庚”号KK2002航次从厦门起航以来,截至昨日,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的刘杰博士,已通过重力柱状取样器,在南海海底获取四份柱状沉积物样品。这些“泥柱子”最长6.2米,最短3.5米。这些获取的沉积物,年龄最大的可能有几万年。其中一根“泥柱子”,在顶部位置还出现更粗糙的颗粒,并伴有不少“杂物”。在刘杰眼中,这可能预示着一场海底“泥石流”曾在此发生。
一段“不合群”的沉积物可能预示一场海底“泥石流”
“嘉庚”号上的重力柱状取样器重达1.2吨,长达8米,上半身主要是铅块,下半身为中空的钢管。下水之前,钢管里面会装进透明取样管。到达海底之后,借助自身的重力,重力柱状取样器慢慢钻进泥里,装上一肚子的深海泥巴后,就会被吊起。吊起之后,工作人员将取样管从钢管中抽出,并锯成段,标上记号,便于区分和运输。
在常人眼中,这只是不太容易得到的深海泥,但是,在科研人员眼里,每根柱状沉积物都暗藏着地球的密码、海洋的密码、生物的密码。
对刘杰而言,本航次他的主要任务是,基于柱状沉积物样品,对南海典型区域5万年以来的浊流沉积进行识别,从沉积学上对浊流源区的滑坡频次进行初步研究,以了解该区域的沉积物稳定性,探讨海底地质灾害活动的周期性。
据了解,浊流是在重力驱动下,沿斜坡远距离运动的高密度、高含沙、高流速的一种偶发性流体,与陆地上的“泥石流”相似。
刘杰告诉记者,如果是正常的沉积物,肉眼很难看出其中的变化。但是,这根从海底大约2700米深的地方取出的柱状沉积物,在顶部位置突然出现更粗糙的颗粒,并伴有不少“杂物”,与周围沉积物不那么“合群”,那极有可能是因为海底的“泥石流”带来的,不属于正常沉积。
回到岸上之后,刘杰还将对这些柱状沉积物样品进行定年、基础物理力学性质分析等研究,以取得进一步的结论。
弄清浊流运动对安全开发海洋资源意义重大
众所周知,地球表面70%以上被海洋覆盖,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随着勘探与开发技术的进步,油气开采逐渐向深水区域推进,深水油气资源正成为构成石油储量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与陆地或浅水油气开采相比,深水油气的开发面临更多的风险与挑战,特别是在地形复杂的深水区域,地质灾害更容易发生。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深水地质灾害的规模和影响范围远远超出陆地和近海,一次大型浊流的沉积物搬运量甚至超过全球所有河流一年入海沉积物的总和。并且,浊流是海洋工程开发中面临的最危险的地质灾害之一,可以损毁油气开采作业平台,切断海底通信电缆,损坏海底设施,甚至引发海啸等次生灾害,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南海东北部海底峡谷广泛发育,也是海底浊流地质灾害的重点区域,2006年和2009年该区域发生的浊流就曾造成多条海底光缆折断,损失严重。
刘杰告诉记者,海底浊流的研究与沿海国家对海洋的开发建设,特别是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采、海底电缆的铺设密切相关。弄清浊流运动,对安全开发海洋资源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