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经济半小时》报道厦门小微企业扛过疫情关

2020-05-08 21:34:09

2020-05-08 21:34:09

  央视《经济半小时》今晚(5月8日)报道厦门小微企业扛过疫情关,报道如下:

  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全国各地全面复工复产,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之下,很多小微企业的经营受到了较大影响。厦门约有20万家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后,这些小微企业究竟面临怎样的困难?他们如何扛过疫情的难关呢?我们来看看记者在厦门的调查。

  这里是福建厦门的阿罗海城市广场,大丰收餐厅就在这个广场的东南角,位置非常醒目,属于黄金地段。这天是周六,中午十一点多,已经到了饭点,但300多平米,100多个座位的餐厅里空空荡荡,没有一个客人。

  厦门大丰收李家店长 李芬芳:一天,可能一个上午,我们营业可能就两三桌客人,有时候一桌。

  自打春节疫情发生后,这家餐厅一直大门紧闭,在歇业了四十多天后,3月5日,终于重新开门迎客。本以为生意会慢慢变好,但是恢复堂食已经一个多月了,仍然没有等来曾经的热闹,广场上也冷冷清清的。

  李芬芳:主要以外卖为主,外卖的话也不好,一天的话才十几单外卖,所以差很大。一天就一两千块钱就没有了,工资都付不出来,不要说房租了,工资都不够。所以这是很差的,我们也是没办法,但是我们也得开业。

  没有人来店里吃饭,生意主要靠送外卖来维持。张阳阳是专门负责给大丰收送外卖的师傅,他告诉我们,和疫情之前比,他送出的外卖也少了很多。

  送餐师傅 张阳阳:像我们这边有加工区、写字楼,因为疫情的关系很多都没有上班,没有开工的,所以就少了很多,大部分。

  餐厅已经经营了近十年,员工们都靠它维持生计,李芬芳舍不得就这样把店彻底关了,但每天一开门就是亏损,房租、水电,各种杂费每月要支出两三万元,这笔钱怎么都省不掉,李芬芳十分焦虑。

  李芬芳:就很急,为什么没有人来我们家?为什么没有人来吃饭?我就会想各种问题,是我们服务不好吗?还是我们菜品做得不好?我就会到处去转。

  重新开张以来,他们想办法改进推新菜,搞促销,但餐厅就是没有客人,李芬芳心里着急。

  李芬芳:有的时候很急,有的时候会急得哭出来,包括我们门口迎宾有的时候都会被我逼疯掉了。怎么没有客人,赶紧引导客人进来,所以他们一看到我出去,一叫他们名字他们就很怕。

  苏光华是这家店的经理,也是投资人,没事的时候,他会和店员一起在门口招揽客人,但他在门外站了大半个小时,也没有等来一个客人进店用餐。

  厦门大丰收李家经理 苏光华:如果像二月份这样,三个月就倒了,基本上50%、60%的餐饮都要倒。现在很多餐饮都做一些外卖什么的,主要是员工能留得住,这也是一个企业的最大的财富了。

  店里大多都是跟着苏光华干了快十年的老员工,经营再难,他也不想辞退任何人。苏光华跟大伙商量,把二十个店员分成了两组,轮流上班,每月给大家3000元的生活费用。

  苏光华:还要一个月,我们预估还有一个月(生意)才会好转一点。

  这一天是周末,阿罗海城市广场正在搞促销,堂食全部开放,全场五折。为了提升人气,大丰收餐厅也参加了这个活动。

  李芬芳:因为确实人气太低了,你看打五折今天才一桌客人,五折的话我们成本兜得住吗?兜不住的!我们本来中餐的食材就很高,而且我们餐厅用的食材都是新鲜的比较好的,像我们比较特色的河田鸡都是从龙岩运下来的,现在都没得卖。

  哪怕赔钱做买卖,李芬芳也想攒人气。大丰收的菜单上都是些家常菜,价格很实惠,打了五折后性价比就更高了。中午十二点左右,餐厅里终于陆续有了客人,李芬芳也开始殷勤地忙碌起来。

  李芬芳:这个酸菜龙鱼就是一点点(辣),一点点可以吧?这个金汤酸菜龙鱼,这是没有鱼刺的,这个是招牌菜,选规格就可以了。

  这天的打折促销活动效果出奇好,没多久的功夫整个餐厅坐满了人。李芬芳一会忙着在前厅端茶倒水,一会又跑到后厨催菜催饭,那种久违的跑堂忙碌的感觉终于又回来了。

  李芬芳:打包千叶豆腐好了吗?加快哦,米饭都上完了。A11打包的先做一下。

  李芬芳洪亮的嗓门里流露着兴奋,她不知疲倦地穿梭在就餐的人群中忙里忙外,似乎又回到以前生意红火的日子。从前她们忙得根本没功夫送外卖,点餐要排队,吃饭要等位。李芬芳期待着疫情能早点过去,恢复到从前的样子。

  李芬芳:我们经常是从上班忙到下班,可能还超过下班的点,但还是顾客很多,像我们平时周末这种生意的话,这个时候早就坐很多客人了,然后大概十二点多就开始排队,一直排到一点多这样子。生意好的时候,我们有时候两点多还有一小部分顾客,差不多那个区吧,旁边那个区都是坐满的。

  回忆起从前的顾客盈门,苏光华有时也会有些唏嘘。虽然现在不得不自己贴钱做生意,但他相信,只要再坚持一下,红火的场景早晚还会回来。

  苏光华:我们还是坚持要开,因为我们在这边开了有八年了,八年的话老顾客也很多,就是说他们需要用餐的话还想到我们,我们在最困难的时候一定要把这个事情做到最好。

  就在大丰收餐厅努力坚守的时候,另一家物流企业的老板叶诚武,也带领着自己的一帮兄弟忙着进行自救。他们从大年初二就开始复工,但人手一直紧缺,到了最忙的上货时间,指挥、搬运、装车,叶诚武比一线的工人还忙活。

  厦门市快行线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 叶诚武:(这是)面食不能摔,要轻拿轻放,你这个要送哪里的?岛内是吧?

  叶诚武经营了一家小型的城市物流运输公司,每天要把各类速冻冷鲜食品送到商超卖场。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别人都宅在家里,他们却天天在外面跑。刚开始复工生产时,上班的员工不到三分之一,但每天要送几百吨货,分门店、分品种定时定点装运好,叶诚武只能硬着头皮领着大伙三班倒,连轴转。

  叶诚武:(工作量)非常强大,几乎都是除了司机以外在库里的工作人员,基本我们都是到凌晨,甚至有超过凌晨。凌晨第二波就属于是开始装车的时间了,那我们就是库内完成再(搬)站台,站台完成再搬运,我们把它分三波这样来做。如果一个人都要做24小时,这个是非常疲劳的。

  为了解决疫情期间用工难的问题,叶诚武全额报销了所有返程工人的车票,因为需要隔离,暂时没有住处的,叶诚武还特意给大家包了宾馆,他一门心思只想着多招回些工人来干活,没想到算账时,工资费用高出一大截。

  叶诚武:你比如原来每一小时15块,那可能我们要达到25块钱,因为我们自己的员工,一鼓作气没有问题。如果你不够力量的情况,你请外面的人员进来,说实在话,有时候他能来我们都阿弥陀佛。我们也是不惜成本的,我们现在如果按照工资包括车辆的费用,我们大概一个月会占100多万,如果按照我们比平时的成本来比会高出15%—20%。

  叶诚武每天有近百辆车在城市的各大卖场送货,燃油费、通行费、维修费等大量运营成本,都需要预付。然而他的上下游关联企业并没有实现100%的复工,因此回款速度变得很慢。这样一来,刚开工没多久,叶诚武就发现,资金链断了。

  叶诚武:那不够就是借了,先凑,只这样子去做这个事,我们又没有一大笔资金留在账上。我们大概在自己家,自家兄弟姐妹里面借了大几十万。

  这里是一个零下20度的冷冻仓库,一有时间,叶诚武就要到这里查看产品的腾挪情况。由于资金链吃紧,叶诚武一直想把租赁的4000多平米减到2000多平米。

  叶诚武告诉我们,疫情期间,厦门出台了支持物流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对承租政府性资产、国有企业中经营用房、停车厂的中小企业,租金一个月全免、两个月减半。遗憾的是,他们是小微企业,租的是外资公司的场地,不符合标准,所以享受不到这种优惠政策。

  叶诚武:正常这边的对外的租金都是八十到九十(每平米),最便宜应该到七十几块钱,它这个企业是属于外资企业,是属于非国企企业,所以这边的租金这边的政策它是不对我们的。

  房租要二十多万,员工的工资也要二十多万,各种车辆的费用要六十多万,每月100多万元的运营成本,重重地压在叶诚武的心里。如果算上企业要缴纳的各种税费,就更是一个天文数字。资金链断裂后,叶诚武不得不在生死线上挣扎。

  这天,叶诚武等来了一个好消息。早上,他刚刚提交了一个“延期缴纳税款”的申请,涉及税款11.3万余元。没想到当天就审批通过了。延期缴纳税款,虽然只能让叶诚武在非常时期喘一口气,但扛过难关的信心也因此涨了不少。

  叶诚武:倒下不至于倒下,但是艰难是肯定到底,艰难是非常艰难的,但是所有的事情都是要去解决的。反正我们也不管什么困难,我们都是在咬紧牙关在解决。

  这天,需要运送的货超出了日常的量,师傅们全在外面跑车,叶诚武又要准备自己上阵,验收单据,开始送货了。每天大概40个车次,200多吨货,300家卖场。叶诚武辛辛苦苦经营了十年才有了这样的规模,他很热爱物流这个行当,也希望能够和兄弟们一起扛过这段艰难时光。

  厦门贺尼斯特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沈斌:你那天中午跟我说那个事,大概在四月下旬左右是吧?就是拿个AB66的变频器,再过个十天半个月也应该差不多了。

  刚进办公室,沈斌就拨通了上海一家制造变频器的企业电话。36岁的沈斌经营着一个组装自动化电机产品的公司,之前一直是从国外购买元器件,但是受疫情的影响,国外进口的元器件三个月后才有可能到货。为了尽快复工,沈斌找到了一个国内厂家,生产替代产品。疫情发生前,公司虽然只有八九个员工,但每年能有上千万的销售额,沈斌的日子一直过得很殷实。春节前,他刚投资了40多万准备今年扩大再生产,没想到一场疫情突如其来,不得不关门歇业。

  沈斌:春节前比如我们下的单子上去,正常来说就是春节后,农历十五要交货。那现在疫情来了以后,工厂根本就复不了工,那我们所有的订单,可以说基本上是停在那边了。

  这个80多平米的办公室月租金8000元,沈斌只留下一个财务和一个销售人员。加工厂那边因为没有订单,已经有一个星期的时间没开门。沈斌打开卷闸门,里面空荡荡的,最醒目的是几个等待装配件的机柜外壳。

  沈斌:这个是一家钢厂的,现在还属于一个外壳,其它的配件还没到,装不了,所以说这里面是空的。

  春节到现在,工厂已经两个多月没开张,所有的工人都在放假,可是工资还要照发,沈斌借了25万元的小额贷款先来应急。如果再没有配件,没有订单,他就要考虑跟员工商量只发基本工资了。这些工人已经在厂里做了多年,所以他打心眼里不想辞退工人,只能天天盼着国外的元器件能够尽快到货,工厂能够重新转起来。

  沈斌:现在都还没开始恢复正常,所以基本上都会,像这一块儿的至少货期要影响两到三个月左右。

  假如再这样等下去,公司将承受更大的损失,情急之下,沈斌一方面在国内寻找着替代产品,另一方面他也在想,工厂能不能在现有基础上转型升级。 因为他坚信,疫情之后,订单会迎来报复性的增长。

  沈斌:基本上下半年,我觉得六月底七月初应该(订单)就开始爆发了。你还有信心吗?有。你能扛到那个时候吗?扛不到也要扛,是吧?没办法,不可能说因为这个事情,我们就把这个东西放弃掉,是不可能的。

  厦门大约有20万家小微企业,虽然开始逐步复工复产,但受疫情影响,大部分小微企业流动资金吃紧,加上生产经营短期内难以完全恢复,面临着生存难题。

  国家税务总局厦门市湖里区税务局 社会保险费和非税收入科 黄橙凝:接下来为大家重点讲解一下,阶段性减免社保费政策。

  黄橙凝是厦门湖里区税务局社保费业务经办人员,疫情发生后,厦门出台“应对新冠疫情支持企业共渡难关若干措施的通知”,从金融、税务、社保、就业等领域支持企业共渡难关。大家都想知道怎么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于是黄橙凝就变身线上辅导员,定期开直播课,给企业详细解答。

  国家税务总局厦门市湖里区税务局 社会保险费和非税收入科 黄橙凝:那具体来说,免征了中小微企业,包含以单位方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2020年2月至2020年6月所属期的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的单位缴费部分。

  下了直播回到工位上,黄橙凝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登录后台查看缴费人提交的缓缴申请。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出现严重困难的企业,可申请缓缴社保费。最近,经常会有一些企业打来咨询电话,黄橙凝就直接在线辅导他们在网上申请。

  黄橙凝:里面有个申请表,你不需要提交任何资料,填写这个申请表就可以了,我们会在三个工作日内审批,我们尽量会提快审批速度。只要因为疫情影响面临生产经营困难,就可以申请缓缴。

  就在黄橙凝忙着办理社保费的相关业务时,税收征管业务科的陈慧也正忙着进行纳税定额调整的事。这天,她拨通了一个餐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视频电话,调查这些餐饮企业的经营情况。

  国家税务总局厦门市湖里区税务局 征收管理科 陈慧:想跟您问一下就是咱们受疫情影响,您现在餐厅里面的经营情况怎么样?对,就是多拍一点场景。

  通过现场的镜头画面,陈慧看到这家餐饮企业确实没有生意,实际收入影响很大。在查阅了企业的各项资料后,决定将这家餐厅的营业额调至个税起征点以下,帮助纳税人享受免税政策。

  陈慧:那现在的话我把您这个定额,由每个月的5万块钱调整到2万5,那这样您也在个税的起征点3万块以下。今后您每个季度相当于增值税城建教育附加个人所得税都在起征点以下,就不用缴纳税费了。我这里在金山系统里面依职权给您操作,那您也不用再上门来申请了,我把这个结果就先告知给您,您看可以吗?可以可以。

  为了简化过程,陈慧直接在系统里,把纳税定额调低,帮助纳税人直接享受免税政策。记者在大丰收餐厅采访时,苏光华也告诉我们,原本餐厅每月需要缴纳7000多元的税款,根据疫情期间的政策,税务局把他们的增值税都减免了,一直会持续到疫情结束。这样就适当缓解了经营困难,减轻了一部分现金流的压力。

  大丰收李家经理 苏光华:政府单位也有给我们一些减免的政策,对我们来讲也是给我们比较大的一个减轻压力了,比较实在。

  厦门市税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疫情期间,当地根据个体工商户受疫情影响情况已经重新开展税收定额调整,共重新核定10998户,2020第一季度预计同比减征税款1542.89万元,减征幅度约90%。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的政策出台以来,截止到3月31号,已累计为19.5万户企业减免社保费19.33亿元。

  国家税务总局厦门市湖里区税务局局长 张建华:应减尽减,应退尽退,应免尽免。主要的目的是让企业能够说降低成本,激发它的活力树立信心,让它渡过难关。

  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的活水源头,它们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但是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有限,受到这次疫情的影响,一些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困境进一步凸显。为了帮助小微企业度过疫情难关,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五部委先后出台多项抗疫政策。各地也像厦门一样,出台了相关的减税配套措施,力度罕见。复工稳生产,复产稳经济,困难当前,大家都来推一把,共同助力小微企业,用精准滴灌的方式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