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花视频:开出租车的导游
今年由于疫情的原因,许多行业都受到了不小的冲击,面对生活的困境,不少人选择勇敢地做出改变,今天的浪花视频,我们就来认识一位在厦门开出租车的导游——何建雨。
年初一的时候还在跟大家讲上鼓浪屿,这个时候来了个电话。最快的时间,把大家疏散回客源地,前一个小时还跟他们说要来鼓浪屿,下一个小时把他们送到机场,心里面的落差是不是太大了。是不是太刺激了?何建雨,32岁 江苏淮安人。2019年4月何建雨考取导游证后,正式成为一名导游。为了生计,何建雨白天参加旅游公司的培训,晚上则继续跟着岳父开出租车。岳父开白班,自己开夜班。人算不如天算谁知道来了个疫情呢?从(疫情)开始一直到现在,旅游业基本都是属于没有复工的状态,今年定下来的就一个目标,今年定下来就是活下去。就在疫情这个期间,我还在厦门买了房子,只要人的思想不滑坡,办法一定比困难多。所以不要害怕,胆子大一点。下午培训结束,何建雨准备从岛内回翔安。这个是我媳妇给我选的,忙着赚钱,这4个字,是我这几年生活的一个真的是一个很真实的写照。来厦门后,何健雨一家三口暂时居住在岳父母家。这我妈(岳母)。
何健雨岳母vs何健雨:(你好)你好。来,里面请,进来吧。做得怎么样了?(一般一般。)抖得还像个样子嘛。
这就是我媳妇了。何建雨的太太和丹丹,今年27岁,来自河南周口,目前全职在家带小孩。夫妻俩也曾考虑回江苏,但最终还是决定留在厦门打拼。我们两个结婚的时候,我就跟她说一句,以后不管我们到哪边,只要我们两个在一起,有她的地方,就有家,就是家。
如果按照往常,这顿饭大概会在下午4点左右吃,吃完了,5点出车,今天因为培训,晚上出车的时间变少了。每次出车是受煎熬的心情,出租车车座上面有两个钉子,钉在我屁股底下,我不想坐,我又没办法,因为要生活,就是这个心情。
何建雨:跟爸爸拜拜好不好?你看我为什么要上班呢?
何建雨孩子:因为这样你就可以赚钱。
何建雨:赚钱干嘛呢?一二三,
何建雨孩子:赚钱让我学习。
或许这就是动力的来源,对家人的守护,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确确实实的,它养活了我的一家。在没有旅游团可以带的情况下,甚至我的大半个厦门梦,基础都是由这把方向盘撑起来的。今天的目标,到晚上12点,要跑160块钱左右,老婆给我做的收款码。挂着的这个是我老丈人的,最近我老是给我老丈人发红包。就是别人在后面不知道,然后一扫就扫给我老丈人了,今天就不给老丈人发红包了,今天自己都赚不到钱。
出租车司机一般情况下,不怎么喜欢开空调,其实他不是不愿意开,也就是为了省一点点燃气费的。因为赚不到钱省钱省到什么程度,11、12块钱的快餐,他也要想办法去省,会跑到机场里面,去吃5块钱一份的热干面。
记者vs何建雨:那不就是在五缘湾边上那里吗?(对)。
8点18分,第一个客人上车。
何建雨:开门大吉,我们8点出来,现在8点18分,18分钟能载到客,我觉得这个速度已经是比较快的了。
何建雨:谢谢,感谢。(微信收款10元)再见。好,10块钱赚到手了。我们目标的1/16到手了。
我这辈子梦想,就是能够进入到中产阶级里面,在城市里面有自己的房子。然后没有房贷,一年存下来,到年底,除掉各项开支之后,能够剩下来20万。这个在我的眼睛里面,就是中产阶级,这就是我的奋斗目标。比较渺茫,但人总归要有理想的嘛,万一实现了呢。你好!要照顾我生意。第二个客人是一位出租车司机,
何建雨vs客人:师傅,你是不是开出租车的。(开啊,是吧。)出租车是青春饭,出租车行业跟旅游行业,本质上的这种区别,垄断已经被打破了。出租车市场逐年在缩小,年纪越大收入越低。
但说实在的,我现在的工作不稳定,无论是导游还是出租车,但是我又享受这种不稳定。我就喜欢这种有挑战性的,每天出来,不知道自己的工资是多少,然后全靠自己的创造。
客人vs何建雨:(来,感谢了,收钱了。)不不不,算了算了,就10元。(不好意思啊。)不存在的不存在的。(感谢啊。)
拉同行我一般是会少收一点的,因为同行跟同行之间更了解,这个钱不好赚的。走成功大道走到杏林大桥那里,好的,跑到现在我心里就有底了。刚才我们出来定的那个目标,现在是百分之一百可以完成的。
就这样,短短4个小时不到,何建雨用6个订单,提早完成了今晚的任务。第二天一大早,何建雨一家三口早早到银行办理按揭,顺便去岛外的新房,量量空间尺寸。
何建雨vs记者:(这就是新房子啊?)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开心吗?有一点问题)什么问题?(就是,为什么?这里都老旧了。老旧了,没有现在住得好,对吧。)现在的房子,你迟早你要搬出来的,现在这就是你家了,你不用搬了,这个地方它是属于你的。这就是你的新家了,挺开心的,不管好坏,总归有自己的窝了。
可以从我丈母娘家里面,我们自己小两口可以独立出来,虽然房子不是特别大,也是比较旧,是属于老破小的小区,房子的年龄跟我的年龄是一样的,但是总归能够在厦门,安了自己的家,我还是觉得真的很开心。我的人生信条三句话,脚踏实地、吃苦耐劳、量入为出。就凭借这三句话,4年多,今年第5年,终于可以在厦门安一个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