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解读疫情下一季度消费数据
【一季度人均消费数据公布:9省份人均消费支出超全国;消费券掀起“买买买”热潮】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31省份一季度人均消费支出,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082元。其中,食品烟酒、居住、交通通信消费支出占比位居前三。哪个省份最能“买买买”?又有哪些新的消费亮点呢?
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082元。其中,食品烟酒、居住、交通通信消费支出占比位居前三,分别为33.6%、24.4%、11.9%。从各省份来看,共有上海、北京、浙江、天津、广东、江苏、福建、重庆、湖南等9省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超全国。具体来看,上海以10410元人均消费位居全国第一,“买买买”力最强;北京人均消费10003元紧随其后,浙江7891元排名第三。
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疫情对居民的商品和服务消费造成了较大冲击,但线上消费和健康消费增长较快,新的消费形态优势显现。一季度,全国居民通过互联网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次数同比增长21.2%。专家指出,网络消费以其便捷的购物方式填补了居家隔离期购物难的空缺,使得一季度很多平时的线下消费转移到线上消费,带动了一季度线上消费的显著上涨。从具体消费类别来看,电商直播、服务消费火热,说明新兴消费潜力巨大。
3月份以来,全国多地纷纷加入发放消费券行列,作为较早推出消费券的城市,杭州市商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16日24时,兑付政府补贴3.21亿元,前四轮消费券带动杭州消费34.22亿元。国家统计局国相关负责人表示,从浙江、江苏的一些地方来看,推出消费券政策以后,对于扩大当地的居民消费、扩张市场起到了比较好的作用。也有专家指出,发放消费券,可使所有居民均能享受到福利,消费券应该尽可能争取到财政补贴与商家让利的协同参与。同时,消费券的规则应该简单易懂,多一点透明,少一点套路,让消费者感受到诚意。
【新闻链接:一季度“宅经济”成为市场热点】
一季度,大家都是在哪花钱消费的呢?
答案是:大多数人,在家里消费。商务部4月23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发言人高峰表示,一季度“宅经济”成为市场热点。商务大数据监测显示,一季度电商直播超过400万场,100多位县长、市长走进直播间为当地产品“代言”。
数据显示,今年1-3月,全国网络零售市场规模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国网上零售额达2.2万亿元,同比下降0.8%。网络零售对消费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提升,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达23.6%,较上年同期提升5.4个百分点。
根据商务大数据监测,一季度全国网络零售市场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市场运行基本平稳。从品类情况看,药品、烟酒、粮油食品等销售额增长超过20%。汽车用品、家具、服装鞋帽等1-2月的销售额下降明显,3月有所缓解。从地区情况看,东部和东北地区分别增长2.8%和8.7%,中部和西部分别下降8.7%和4.8%。
二是市场供应较为充足。11家主要电商平台生活必需品销售平稳,米、面、油、猪肉、牛奶、蔬菜、鸡蛋库存充足。从监测数据看,必需品库存呈稳中有升态势。
三是涉农商品销售旺盛。一季度,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936.8亿元,增长31.0%,其中,肉禽蛋、粮油和蔬菜的增长较快,增速均在70%以上。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网络零售额达到277.5亿元,增长13.3%,比全国网络零售增速高14.1个百分点。
四是网店复工稳步提升。商务大数据对350万家主要网络零售店监测显示,截至目前,平台内商家复工率已近90%,比2月底提升20个百分点。
五是“宅经济”成为市场热点。商务大数据监测显示,一季度电商直播超过400万场,100多位县长、市长走进直播间为当地产品“代言”。家居用品、厨具、健身器材等受到消费者青睐,同比增长超过40%。笔记本电脑、打印机、键盘等居家办公商品销量也呈10%以上的增长。
【新闻观察:解读疫情下一季度消费数据;拉动内需扩大消费至关重要】
疫情笼罩下的一季度消费数据出炉,折射出什么样的信号?
如何进一步拉动内需扩大消费,对于对冲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至关重要!
解读一季度的消费数据,最直观的就是拿来和去年一季度的数据做对比。从消费支出来看,变化不大,食品烟酒、居住、交通通信还是占了大头。从各省份排序看,也变化不大,依然是沿海发达省份赚的多,花的也多。从人均消费支出看,各省都出现下降,多的上千元,少则数百元。
在疫情笼罩下,国内消费数据能交出这么一份成绩单,也的确不容易,反映了内需市场的容量和韧劲。但数据的背后,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一个是疫情的巨大冲击,武汉封城是1月23日,大年二十九,整个春节假期和后面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到现在,消费市场还没有完全恢复正常,特别是春节,本来是消费黄金档期,全体国人宅在家里,出不了门,餐饮、旅游、娱乐、交通等服务业损失惨重,比如,知名的海底捞损失50亿,西贝损失7亿,这还是有实力的大企业,包括我们厦门在内,很多中小企业面临倒闭关门的窘境,连带他们的员工,收入下降,甚至失业。还有像去年增长强劲的教育文化娱乐支出,我们也不难想象这些企业和从业人员的惨淡。再一个我们也要看到,每次的重大危机,背后蕴含的可能是改变和机遇,“宅经济”也改变了很多人的消费模式和消费习惯,在线消费、电商服务、健康消费方兴未艾,增长迅猛,可能引领未来的消费方向,比如,2亿多大中小学生在线上课,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其中蕴含的丰富的商机,相信对传统的教育消费样态会带来许多冲击和改变。
外贸、投资、消费是传统拉动经济“三驾马车”。国外疫情还在延烧,短时期看不到结束迹象,外贸企业受到的冲击可想而知。以新基建为主力的投资,和扩大消费拉动内需,成了稳住国内经济的双引擎。未来如何更好地促进消费?各地都使出各种大招,比如,武汉、杭州、福州等地都纷纷加入发放消费券行列,发放1块钱消费券,可以拉动消费10几块,还比如,上海要举办“五五购物节”,一些地方酝酿推出2天半弹性工作日,等等。这几天,总书记在陕西考察,再次强调,“六稳”“六保”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总要求,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稳就业和保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中小民营企业占城镇就业的八成,只要企业在,工作在,哪怕规模收缩了也没关系,企业一旦倒了,收入没有了,消费能力和消费预期就没有了,拿什么来消费?拿什么来扩大消费?所以,这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