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脉(七):知来处才能明去处 台湾作家张大春的复古美学

两岸新新闻 2019-10-04 22:46:09

2019-10-04 22:46:09

  中华文化的根脉跨越海峡,在台湾得到传承和发展。祖籍山东的台湾知名作家张大春,钟爱中华文化,他把中华文化融入自己的生活,好故事、会说书、擅书法、爱赋诗的他,近年来却忧心台湾的古文教育日渐荒凉,于是他写书向读者说文解字;忙中偷闲,他用古诗词给周华健写歌,教授两岸的小学生吟诗作赋,逢年过节他还不忘给友人亲笔写春联,张大春说,作为中国人,生活应该浸润在中华文化之中,这是割舍不断的根脉,中华儿女追本溯源才能行稳致远。

  影片来源 浙江卫视《同一堂课》(2018年7月):接下来我们讲台湾的农作物,请大家非常专心地听,青椒十月起,直渡三春水。

  62岁的张大春,是台湾知名作家,最近却化身语文老师,给来自山东和台湾的小朋友上课,不仅教他们认识诗人李白,也让孩子们当起"小李白",学习五言诗,创作七言诗。

  台湾作家 张大春:我们现在大学教育,里面有非常多的内容,早就应该释放给更年轻的学子,这样我们的语文教育才能够有进化。

  作家当起语文老师,有人认为是不务正业,但张大春却煞费苦心,他忧心台湾古文教育的衰落,忧虑年轻学生对汉字产生疏离感,因此,他创作出版了《认得几个字*、《文章自在*、《见字如来*等书,用活泼的语言说文解字,希望让年轻的读者能像寻根一样,回溯汉字的来历及其背后的文化故事。

  台湾作家 张大春:写的时候各个单篇文章,也都针对比较年轻的读者,希望他们能够对文字、文章,有一些浸润的动机能够多一点。

  张大春对中华文化有自己的坚持,他每天沉迷在"故纸堆"里,腾出大量的时间阅读古文,他说,现代人生活的速度太快,根本来不及坐下来好好读一本大部头,对这种缓慢得到的美感/失去了鉴赏的能力。

  台湾作家 张大春:我仍然保持着,对于我在18岁的时候所做的选择,也就是大学本科,中文系的学习内容,你也知道中文系、经史子集,没有目的地去阅读。

  张大春自认为是靠写作为生的人,天生对文字就有亲近感,他自幼研习书法,姑父是大陆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学生时代他临摹柳公权,大一些临摹褚遂良,再后来临摹北魏碑帖。2000年前后,张大春开始大量创作古体诗,不管春夏秋冬,他坚持每天用毛笔写八言诗、给朋友写信,每天写300到700字,或楷书或草书或行书,然后再用手机拍照给朋友发过去,规规矩矩坚持了十几年。

  在张大春看来,见字如见故人来,书法是一种召唤。逢到过年,他要给朋友写春联,每年至少要写两三百副,从冬至开始写,除夕前后分发出去。他说,中国人过年就要写春联,这是很有人情味的事儿。

  台湾作家 张大春:上海的朋友,北京的朋友,我都用寄的,假如正好在年前我会去或朋友会去,就拎一个大兜,把(春联)卷成一卷一卷到那边去分发。

  张大春说,小时候,父亲常常把他放在膝盖上,从《三国演义》、《水浒传》一路说下来;上中学时,张大春早已熟读各类经典名著。二十多岁时,张大春便凭借小说叱咤台湾文坛,包揽了多项文学大奖,成为台湾先锋小说的领军人物。张大春的早期代表作多向西方现代小说靠拢,然而后来,他意识到,不应用汉字写西方小说,因此他借鉴中国古代笔记小说的形式,重拾中华传统叙事方式,在小说《大唐李白》中大量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在散文集《文章自在》中,阐述文章之道和语言之美。1999年,张大春像当年父亲"说书"一样,上电台节目说起了《水浒》、《三国》、《聊斋》等等中华古典小说。他说,打小继承了许许多多传统教养,现在总得找个志业来继续从事。

  台湾作家 张大春:常常有人会用历史来形容所谓的根脉,这种比较传统的召唤,是你割离不掉的,主要是写作,我的工作在那里(中华文化)。

  这些年,张大春把中华文化"玩"出了新花样,给歌手周华健的《江湖》写歌词,歌词几乎句句用典,专辑主打歌《泼墨》里的歌词"葡萄美酒月光杯"就是出自王翰的《凉州词》;他还与戏剧导演吴兴国合作现代京剧《水浒108》;与电视制作人王伟忠聊出戏剧《情人哏里出西施》,张大春的身份在变,创作的形式在变,万变不离其宗的却是对中华文化的痴迷和传承。

  台湾作家 张大春:总之,我们跟我们的来历做种种的对话,也就恰恰指出了我们未来要走的某些路径。

  在最近的二十年里,张大春花了大量的时间重新识字、重读古文,追溯中华文化的根脉,在他眼中,前人已然归去,而中华儿女的涵养与气性却应该扎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中,这是割舍不断的文化环境,是国之根脉、国之瑰宝。

  (新媒体编辑:陈乃嘉)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