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脉(十二):一笔写不出两个清华
作为中国最高学府之一,清华大学的校史与国运紧密相连。历经救亡图存、抗日战争,1946年清华大学回到北京复员开学,1956年国民党当局在台湾也进行了所谓“复校”。如今人们常用“一笔写不出两个清华”来描述两岸清华的血脉联系,而这句话就出自台湾清华大学前校长刘兆玄之口。13日的系列报道《根脉》,记者带您拜访刘兆玄先生,一同感受两岸割不断的清华情。
厦门卫视驻台记者 苏畅: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里是位于新竹的台湾清华大学,与位于北京的清华大学拥有着同样的校训、同样的校徽与校歌,两所学校穿越时间和空间,共同流淌着那一句“一笔写不出两个清华”。
在北京,清华大学有着地标建筑二校门。走进新竹清华,似曾相识的感觉扑面而来,这里也有一个三分之一大小的复制版。
台湾清华大学前校长 刘兆玄:同样的感觉,就是那个校门,其实我很熟悉了,我们有一个小的模型,放在学校的图书馆当中有个中庭,感觉就是很熟悉,进到(清华大学)校园里面,其实很多地方也很熟悉。
刘兆玄在1987年到1993年间任职台湾清华大学校长。2010年,他以台湾中华文化总会会长身份来到北京,作客清华大学进行演讲。一走进校园,熟悉的景致让他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一笔写不出两个清华”。
台湾清华大学前校长 刘兆玄:清华人非常团结,(海外)就只有一个校友会,(两岸校友)是不分的,这些事情让我感觉到,虽然现在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台湾新竹,但其实这个清华还是原来那个清华,所以我才会有感而发讲那句话。
厦门卫视驻台记者 苏畅:2013年的时候,为了纪念前辈校友,同时作为校友活动中心,新竹清华大学在校园里建立了清华名人堂。入口处的浮雕我们可以看到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以及陈寅恪,而上面这位就是有清华永远校长之称的梅贻琦校长。另外,这五个字也是大有来头,这五个字提取自前辈思想家胡适的墨宝,共同组成了清华名人堂。
雕像和照片,无声倾诉着台湾这座清华大学的“前世今生”。上世纪50年代,台湾陆续对多所源自大陆的学校进行所谓“复校”,清华大学便是其中之一。
时任校长梅贻琦带着从大陆赴台的教职人员一同设计建造,加上后续校友们积极捐建,让这110多公顷的土地上,一层一层垒起了新竹清华园。
台湾清华大学前校长 刘兆玄:这些老教师、老教授们,他们对(位于北京的)清华,有很深的回忆,所以他们那时候建宿舍的时候,就叫“斋”,“聊斋”那个“斋”,斋就是清华用的,比如清斋、华斋,女生(宿舍)叫静斋等,教授住的宿舍,也是东苑、南苑、西苑,这个是和清华(同样的)布置和叫法。
在中断联系的年代,两岸的清华大学都以理工为招牌,更不约而同地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注重多元教育、兴办研究院、提升学术地位。
台湾清华大学前校长 刘兆玄:一上来就已经把学术水平,放在一个比较高的地位,然后再往下面做,这个策略可以说是不谋而合,两边都是同样的策略,后来想想,这个原因也不奇怪,其实是同一批老清华校友在做这些事情,只是有一些人跑到台湾来,有一些人留在北京。
既已心有灵犀,自然一点就通、一拍即合。1991年,清华大学迎来80周年校庆,而捅破两岸窗户纸的人,正是刘兆玄。
台湾清华大学前校长 刘兆玄:(陈省身)他就冒了一句话出来,他说刘校长今年已经80周年了,应该跟大陆的清华通一通。你敢不敢和大陆的张孝文张校长通一下?我说我敢啊,没什么不敢。
借着校庆的机会,刘兆玄邀集了杨振宁、李政道、陈省身等早已享誉国际的清华校友到新竹演讲,正是陈省身这句半开玩笑的提议,撩动了刘兆玄心中的交流之弦。
台湾清华大学前校长 刘兆玄:那时候还用电报,我就拿餐巾纸,当场写了,两岸同庆清华80年,大概是这样,我们这边找了这四位(校友),希望可以跟大陆同庆清华的生日,这样一个东西就电报发过去了,过了一会儿,(北京)那边就有电话打回我办公室,我的主任秘书李教授,他就接了这个电话,他听到对方问他,刚才我们接到刘校长传过来的一个,两岸清华共庆80周年,是不是真的?他们觉得不可想象。结果李教授跟他说是真的,他就听到电话那边拍手,一片鼓掌的声音,这就是两岸(清华)的开始。
无形的牵念终于化作实实在在的联系,两岸清华大学从此交流热络,校长互访、签订合作备忘录,百年校庆两岸同贺。
台湾清华大学前校长 刘兆玄:我在做校长的时候,那时候可能在国际上,新竹清华大学知道的人比较多,因为当时发表的学术论文比较多,曾经有过这个时代,当然现在就反过来了,学校规模也差很多,大陆的清华大学,研究水准也提升了非常多。
刘兆玄感慨,随着两岸实力的此消彼长和对教育的重视投入,两岸清华大学的排名也变了。但两所学校同根同源的联系不会变,越来越多的新竹交换生到北京念书,他们带来的不仅是合作,更会让这一笔清华继续绵延。
台湾清华大学前校长 刘兆玄:共享一些资源交换学术,不管是从教授还是学生的层次,多做交换交流的。
(新媒体编辑:沈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