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建设者:以梦为马 不负韶华
在新中国成立的70年里,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生的一代人与新中国共成长,他们以敢闯敢拼的气魄和勤劳的双手投身祖国建设,为保卫厦门、建设厦门奉献自己的青春。如今,他们已经过了古稀之年,但无论是现在的70岁还是当年的17岁,他们仍乐观积极、享受生活。
新中国风华正茂,他们也永远年轻,从24日开始,《厦视直播室》推出系列报道“你永远年轻”,带您一起跟随几位六、七十岁的老人,回忆他们70年里的点点滴滴,见证厦门70年来的发展变化,也帮老人们重现年轻时的英姿飒爽。今天我们首先带您去认识洪祖庭和陈凤娇夫妻俩,他们是厦门经济特区最早的一批建设者。
30多岁时,1941年出生的洪祖庭和妻子陈凤娇,第一次来到厦门。
老特区建设者 原交通部三航六处机械队 洪祖庭:1975年下来的,当时建码头开过动员会,当时周总理有一句话,“三年改变港口面貌”。为什么呢?他说中国的港口太落后,装卸总是来不及,总是要赔钱。每一次赔的钱都很可观,那个钱拿来建码头就赚回来了。
1976年,东渡一期码头正式动工兴建,来自祖国各地的交通部航务工程局的首批建设者们,迅速投身火热的港口大开发。一期码头工程岸线长1600多米,工程量在当时看来特别巨大,工地上甚至还新安装了一台当时厦门唯一的60吨龙门吊机,这在当时成为了众人围观的“一道风景”。
老特区建设者 洪祖庭:开始建的时候,砂石料用的水泥量很大。我们主要负责运输沙石水泥,从火车站一车车运。一线的工人比较辛苦,当时还有抛石的,用船抛石头,先填海,然后码头再建。
忙碌的铲车、震天的打桩声伴随着那个年代的火热记忆。尽管条件不好,但洪祖庭和工友们的建设热情却十分高涨。孩子没人管,大家就带到工地,边照顾边干活。1981年10月,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第一炮在湖里打响,从那以后,机场、铁路、隧道“五通一平”和兴建厂房齐头并进,年富力强的建设者们创下了一个又一个“厦门速度”。而就在这时,航务工程局也开办了属于自己的单位幼儿园,洪祖庭的妻子陈凤娇自告奋勇担任园长。
原中交三航六公司幼儿园园长 陈凤娇:那时候很累,孩子就用两个土箕拼起来当摇篮。太辛苦了,不行,为了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所以办了这所幼儿园。
从幼儿园刚开办时只有十几个孩子,到后期的两百多个孩子,投身厦门经济特区的建设者越来越多。东渡一期码头、二期码头、厦门大桥、象屿码头相继完工,为特区又好又快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时光荏苒,特区建设者们当年的无悔付出,换来了如今厦门经济特区的高素质、高颜值。有一句诗这么说:“青春虽不能永恒,但可以用美好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乐观的心态去铸就永恒的青春”。在洪老夫妻俩看来,即使是到了七十多岁,他们仍然有一颗年轻的心,他们用手中的相机捕捉厦门的城市变迁,像年轻人一样热爱生活、喜欢厦门。现在,他们的子女接过了“特区建设”的接力棒,把父辈们年轻时砥砺奋进建设厦门的精神力量继续传承,书写特区的新篇章。
感言:我觉得70多岁一点都不老。是啊,新中国70岁风华正茂,我们能说自己老了吗?
(新媒体编辑:蓝晓燕)